fbpx

朱伟人

朱伟人是橡子园基金(Acorn Campus Ventures)的合伙人和苏马基金(Suma Ventures)的董事长,CLUSA创办人及总裁。朱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旧金山的咨询公司开始职业生涯,随后在1978年创立了环球半导体公司,1983年至1999年间,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成功运营了许多房地产项目和大型商业中心。朱先生是橡子园基金 (Acorn Campus Ventures)的合伙人和苏马基金(Suma Ventures)的董事长,投资的高科技公司包括:新浪、大展公司、Gigamon、旭创、Luxnet、雅格罗技、Optovus、优瑞科Therapeutics、中美冠科、中美奧达等。朱先生是美国领导论坛的董事会成员之一和民主党顾问,是富有影响力的亚杰商会(AAMA)创始主席,他创办了Vision American,并设立思源计划,致力于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与清华大学等学校合作在中国开展项目逾十年。他有着大爱的情怀,对新一代创新型全球化领导人才充满愿景,他每年投入大量精力财力,用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年轻亚裔领袖。

 

下文转自“长城战略咨询” ,首发于2010-06-04

作者:王德禄

朱伟人:来自硅谷的投资人

      来自硅谷的风险投资人,在中关村企业的崛起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风险投资虽然来自于硅谷,但投资人当中却有许多的华人身影,朱伟人就是其中的一位,经历也极具代表性。近年来朱伟人在中关村生物制药领域的投资,不仅使这位五岁就离开中国大陆的老华人再次在国内扎根,也见证了硅谷高技术领域早期华人创业者在尖端科技领域新的开拓。几十年在世界各地的经验和积累,使他得以用更大的气魄和战略来布局产业。

一、往返于美国与中国创业

朱伟人1948 年出生于上海,五岁时就随家人到香港,那时的香港仍是英属殖民地;少年时期的他,是在战乱中的越南度过的,1967年才赴美开始求学的旅程。1975年的他,镌刻着越南难民的标记,乘载着难民船,漂泊到美国国土。那一年他不到卅岁。1977 年,他在硅谷创办Universal 半导体公司。当时硅谷的华人创业还很少,风险投资和创业热潮在硅谷也是刚刚起步,但是朱伟人的公司不仅获得了“硅谷技术狂人”臧大化在客户、技术上的全力支持,也得到了最早的华人创业者李心培、李信麟等人的无私协助,并最终获得了south wind等硅谷风险投资的注入。当初他的创业伙伴告诉他要做出一个可以和英特尔竞争的晶片公司,朱伟人慢慢发现这实在太困难了,“科技进步太快,我心想应该要去做些别的。”朱伟人回忆道。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次创业经历并不长,但其相关的创业和吸引风险投资的经验引起了正在筹建工研院和新竹科技园的李国鼎的强烈兴趣,这后来为新竹提供了组织风险投资和鼓励创业的宝贵经验。

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朱伟人认真思考转行。不久他就从高科技领域转行做房地产,这是他以走向全球为目标的又一次创业。虽然1984、1985 年左右台湾房地产价格陷入低潮,但是朱伟人先后投资国泰建设、太平洋建设,并协助创立太平洋崇光百货这家目前两岸数一数二的百货公司,可谓逆市而上。在台湾地产市场上大获成功后,朱伟人又回到了美国,先后在拉斯维加斯、洛杉矶、休斯敦、圣迭戈以及亚历桑纳州多个主要城市进行投资。朱伟人采取了类似于PE的投资模式:与当地房地产商合作,收购即将破产的开发商公司,追加注资并改造项目,常常在一年之内就有数倍的回报。九十年代中期,他率先投资中国大陆,与深圳的中信物业公司等中国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批收益颇丰的项目。

二、成功转型为投资人

房地产给朱伟人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与此同时,他开始思索下一步的转型。他先是把手中的地产交给了哥哥和弟弟,继而加入了硅谷“橡子园”,与其他几个硅谷传奇人物陈五福、臧大化等人一起合作,可以说又回到了高科技领域,只不过这次他的身份不再是创业者,而是成为风险投资人。1999年,朱伟人进入了互联网领域,经历了泡沫时的大起大落,直到网络疯狂的日子过去,他的网路公司也逐渐地盈利了。

之后,思路活跃的朱伟人将眼光再次放到了中国大陆,除了同上海市政府一起创办橡子园孵化器外,还投资了从事软件外包的大展(Achievo),并邀请硅谷的华人创业传奇人物李本能担纲CEO。公司经历了从几人起家,到全球三千人的规模的快速扩张过程,但也经过了高层经营理念冲突带来的阵痛,目前开始渐至佳境。朱伟人所投资的公司还包括:Gigamon 、InnoLight、Luxnet、Agate、Rasillient、CipherMax、Teltel,and Aviva等,横跨通讯、软件、互联网等高技术领域,公司也分布于硅谷、台湾和中国大陆。

三、布局新产业成为产业组织者

朱先生的成功来自于他对创业和投资经历的思考。朱伟人始终在思考产业发展大方向是什么,也在试图引领者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在的朱伟人,看到高技术产业的崛起离不开科技上的突破。他认定大陆高技术产业的下一个突破点应该是生物制药领域,也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预研。

事实上,19世纪时欧美主要使用的是草药,20世纪的主要进展是化学药的广泛应用。化学药是小分子,作用于全身各处,穿过细胞表面到达各个细胞内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往往有很大的副作用。相比之下生物药是“灵巧炸弹”,每年FDA审核通过的药品中生物药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生物药的兴起已经成为生物科学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出现的必然趋势。但是,生物制药复杂度高,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对于一般的风投和创业者来说可能都承担不起。另一方面这也产生了能够大大分散生物制药行业风险,降低成本的服务外包需求。

选定了行业之后,就要选定驰骋的赛场。朱伟人认识到,1980 到1990 年是台湾发展半导体IC、计算机的年代,一大批早期台湾留学生在太平洋两岸跨区域创业,将硅谷的产业链带到了台湾,促进了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九0年至两千年,印度软件崛起,是因为充分利用有惊无险的千年虫获得的机遇,将印度的软件服务和外包扩展到了全世界。朱伟人预测这次的主角将是正在大力布局新兴产业的大陆。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美国医疗保健产业大肆兴起,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尤其是科学保健医学领域的留学生愈来愈多,在全美生技业群聚的地区,如波士顿、圣迭戈、旧金山湾区等等,从事生物医药相关产业人才约有一半以上是华人,“中国大陆人才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基于这样的人才优势和成本优势,他相信,中国大陆只要利用好这些优势,未来十年大陆在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将愈加明显,中国医学保健产业将占据鳌头。

现在的朱伟人将主要精力放到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龙头——中关村。他创办了Hambrecht Suma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从事合同加工外包(CMO)的中美奥达(Autekbio)、从事研发外包(CRO)的中美冠科(Crown Bioscience)、做抗体新药研制的Eureka Therapeutics, Inc.以及C-Tag、Waterstone等一系列生物制药领域特点鲜明的创新公司。可以看出,朱伟人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投资特点是瞄准产业发展的趋势,结合生物制药的产业规律,围绕生物制药的产业链各个环节打造一支“特混舰队”。

这也正是朱伟人从硅谷带回来的投资模式。硅谷的风险投资非常注重投资企业之间的互补和联系,甚至会有意识的引导创业者在需要的领域内进行创业,从而与投资组合中的其他企业形成各种类型的优势互补或产业链的衔接。而随着投资对象公司的成长,行业的变化,风险资本会推动这些企业进行进一步横向或纵向的整合,以应对新的发展和趋势。朱伟人在生物制药领域内的投资也颇有这种纵横捭阖的特点,他通过对几家生物制药企业进行了投资,全力瞄准全球市场,打造生物制药外包平台,让人不由得赞叹其眼光和气魄。

在朱伟人看来,投资是一门艺术,讲究微妙的平衡。例如房地产投资的关键是“走”,不要眷恋已有的成就,及时发现新的领域,及时的全身而退;因为高科技行业领域里的千变万化,创业投资领域更要注重“变”,在投资稀释的过程中找到微妙的平衡。

四、一直不变的社会责任感

虽然朱伟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什么都是可变的,只有“变”本身是不变的。但对于朱伟人来说,确实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就是朱伟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美国时,朱伟人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特别是为华人争取权利,是最早同中国大陆打交道的美国亚杰商会(AAMA)的创办人,并且担任美西玉山科技协会的前任会长。而随着朱伟人在中国大陆的扎根,他和橡子园的其他几位合伙人还积极参与“欣欣教育基金会”的创办和运营。朱伟人担任会长,其成立的背景是几位住在旧金山湾区的华人想为家乡贫困学生的教育做些贡献,除了捐赠一己的积蓄,也向社会募集资金。目前在中国大陆贫困地区,“欣欣”已投资建设三百所学校。朱伟人视其为“社会创业精神”。此外,朱伟人自己也同清华企业家协会合作,支持清华大学设立“思源”奖学金。该项目不仅支持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还设立“导师”制度,通过安排清华企业家协会的创业者和清华学生一对一的辅导帮助,更加有效地为清华学子提供人生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其“薪火相传”的效应已经远远超越了金钱本身。

上海——香港——越南——美国——台湾——北京,集成电路——房地产——软件外包——生物制药,这一串串的名词串起了朱伟人的轨迹,也见证了朱伟人不断开拓的人生。一切仿佛都又回到了原点,但此时却早已区别于彼时。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物制药产业在中关村的茁壮成长,朱伟人将收获他的又一个辉煌!

 

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