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徐國興AI電影「澳門凶兆」 參展納巴電影節

徐國興(Tony Shyu )是因為執導「種族疫病(The Race Epidemic)」和「矽谷築夢者(Builders of the Silicon Dream)」等影片而聲譽卓著的華裔導演和獲獎編劇。隨著AI電影技術的不斷成形,他將目光投向這一全新的領域,創辦了「新浪潮AI電影節(Neu Wave AI Films)。」

徐國興的全新AI劇情片「澳門凶兆(Macau Omen)」將在「納巴谷亞裔美國電影節」上映。
时间:Friday, February 7 at 1:20 PM

更多详情请访问:https://www.napavalleyasianfilmfest.com/macau-omen

該片基於導演本人之前創作的獲獎劇本,利用最新AI技術完成製作,體現了將AI技術新突破融入電影創作的最新成果。

徐國興表示,AI讓低成本製作高質量電影成為可能的前景非常振奮人心。「在沒有大製作和大型團隊的情況下,把自己夢想的劇情搬上銀幕。」「澳門凶兆」的劇本是一部好萊塢式的驚悚片。雖然劇本得獎很多,但是到澳門實景拍攝的話,會需要大筆資金,因而遲遲未能搬上銀幕。但是AI技術的突破讓他看到了新的可能。

徐國興表示,AI電影製作有趣的地方,在於去年製作的影片畫質和今年的會有天淵之別。去年的「新浪潮AI電影節」就收到了來自80多個國家約500件參賽作品,最後有40件入圍。其中不乏優秀的佳作,但很多作品還是更接近動畫,看上去不夠可信。

而今年的AI生成工具升級換代超級快,因此重新利用最先進的技術製作了「澳門凶兆」,並將首次在「納巴谷亞裔美國電影節」上映。 據悉,今年AI電影節收到的作品數量和質量都遠勝於去年。相較去年,Midjourney和Runway依然是很多作品首選的製作工具,但也湧現了像Kling 和 Hailuo這樣的新工具,並且各個工具平台都在不斷升級。

徐國興說,去年AI製作電影的對話場景普遍比較僵硬,今年的就相對自然很多。各個工具開發者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當然對於電影製作人來說是福音。

徐國興認為,AI視頻生成工具的出現會在很大程度上顛覆傳統的電影學習。他說,自己上電影學校的時候要學的運鏡、攝影技巧,可能幾年之後就會過時了,人們不需要再去電影學校學習這些拍攝技術。過去也許一部電影的特效可能需要20個人,但未來可能只需要3個人。

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